很久以前,在一座大山下有一个小村庄,村东头住着一家人,有老婆婆、儿子、儿媳妇和闺女。有一天,姑嫂二人在大槐树下挫玉米,说说笑笑好不快活。嫂子扯着嗓子喊:“东山高,西山洼,妹妹真赛一枝花!”妹妹也打趣嫂嫂,说:“嫂嫂精,嫂嫂能,嫂嫂真赛大猴精。”
嫂嫂又说:“妹妹梢,妹妹能,嫁个女婿赛猴精。”她二人话音刚落,被大槐树上的猴精听见了,那猴精味溜从树上下来,背起那闺女就跑,儿媳妇一见,急忙就赶,猴精跑得快,眨眼跑得无影无踪。
老婆婆一听说闺女被猴精背跑了,哭得死去活来,喊得口干喉哑,老婆婆的眼泪滴穿了山地成为流水的沟,老婆婆的喊声感动了大山,大山也替老婆婆喊闺女,从此,老婆婆喊一声,四面的大山同时也大喊起来,就这样哭呀喊呀,整整哭喊了八年。老婆婆的眼泪感动了百鸟,它们都飞来飞去替老婆婆找闺女。有一天,老婆婆又在哭喊,只见有只花喜鹊叼了一根红头绳放在了老婆婆的面前,老婆婆一看是自己闺女的红头绳,就对花喜鹊说:“好心的喜鹊呀。你要知俺闺女在哪山,你就把头点三点。”喜鹊果然点了三下。老婆婆又说:“好心的喜鹊呀,快领我找俺闺女去。”喜鹊连叫三声。慢慢飞行,老婆婆紧紧追赶。就这样走呀走呀,在一个大山洞里找到了她闺女。母女二人抱头痛哭,定计逃跑。母女二人计策刚定了一半。就听见有脚步声,闺女知道是老猴精领着猴娃回来了,左看右看把娘藏在了门后的大缸里。老猴精回来,东边闻闻,西边看看,说:“今儿咱家咋有股生人气?”闺女看难瞒住老猴精,就说:“猴夫呀,我给你说实话,你可不要吃她。”老猴精说:“好,我依你。”闺女说:“那是咱娘来了!”老猴精把眼一瞪,说:“是不是要领你回家?”闺女说:“不是。是咱娘想咱,来看看就走。”老猴精转怒为喜,说:“还不把咱娘请出来?”于是,请出了老婆婆,一大群猴娃可忙开了,有的喊外婆,有的搬凳子,有的去端水,有的捶腰。有的打扇。天黑了,猴娃争着要跟外婆睡,老婆婆说:
“今儿晚,谁也不能和我睡,我得和俺闺女亲热亲热,明儿晚都来跟外婆睡。”这一晚。母女二人咕叽了一夜。天明了。老猴精说:“昨晚你俩咕叽一夜说的啥?”老婆婆说:“猴婿,我是看你们父子的眼都烂了。我会治眼。和闺女商量咋能治你一家的眼呀!”老猴精一听可高兴得了不得,说道:“亲娘。咋能治好俺父子的眼哩?”老婆婆就这么着给猴精一说,老猴精高高兴兴地出去了。一顿饭工夫,老猴精手掂二斤皮胶回来,说:“皮胶买回来了。请娘快给我们治治眼。”老婆婆就叫闺女熬皮胶。一会儿闺女就把皮胶熬好了。老婆婆说:“要想治眼,别怕疼,日头晒,汗水冲,我叫睁眼你才睁。”老猴精说:“中、中、中。”于是老婆婆把熬好的皮胶点到了猴精猴娃的眼里,老猴精说:
“咋惩疼哩?”老婆婆说:“不疼不治病。”说罢一个一个把它们拉到了太阳底下去晒。她母女二人把猴精屋里的金杆杖和银杆杖拿走了,然后逃回了村里。再说老猴精晒呀晒呀,汗流呀流呀,就是没听到老婆婆说叫睁眼,一直晒到日头偏西。还没听到叫睁眼。老猴精一想,是中计了,就摸着爬着到河里洗开了眼。回到屋里一看,连个人影也没见,再一瞧连金杆杖银杆杖也偷走了,就连忙给猴娃洗了眼,扯着一群猴娃找到了大山下的村庄外,扯着喉咙喊:“不要金杆杖,不要银杆杖,就要猴娃他亲娘。”就这样喊了多半夜,困了就领着猴娃到大槐树下睡着了。再说,老婆婆一家听不到猴精的喊声,开门出去一看,大槐树下睡了一片猴。又看见猴子们站在碾盘上喊时撤的尿。忽然想起一计,拿来了很多干柴把碾盘烧得红红的。第二天一早,老猴精领着猴娃又来了,全都到碾盘上坐下又喊:“不要金杆杖,不要银杆杖,就要……”一句话没喊完,就都大叫一声跳了下来。老猴精领着猴娃跑进了深山,再也不敢出来了。从此以后,猴的屁股就永远变成了红的。